摊丁入亩政策,让新增丁口不必缴税,还能享受朝廷保护,清丈土地还会分发荒地自行开荒,前三年不收赋税,如此一来,清丈期间人口暴增。
&esp;&esp;看得嘉靖目瞪口呆。
&esp;&esp;张居正私下里和赵云惜蛐蛐:“有些地区,原先上了户口的人不足一半,上了还得缴税和徭役,不上还能顺利活着,有口饭吃就行,除非逼不得已,无人肯上。”
&esp;&esp;“如今好了,在册人数要准的多。”
&esp;&esp;赵云惜想想两亿五千万就觉得头皮发麻,如果她没有记错,嘉靖朝时期,世界人口除大明外,只有三亿。
&esp;&esp;这么多人……
&esp;&esp;千万分之一的人才,大明也能出二三十个。
&esp;&esp;“人口多了,随之而来的就是资源分配问题,和启蒙问题了……”
&esp;&esp;赵云惜若有所思。
&esp;&esp;张居正点头:“是,陛下有意让我负责建立官学,地方启蒙学堂,多些人才出来,形成朝中人才的快速更新迭代。”
&esp;&esp;赵云惜顿时神色复杂。
&esp;&esp;嘉靖现在都会玩“你不干有的是人干”这一套了?
&esp;&esp;做皇帝的人,果然都心脏。
&esp;&esp;“启蒙学堂只收十二岁以下的人,每个地区怎么建,这其中所需要的物资太庞大了。”
&esp;&esp;建校和师资,都十分烧钱。
&esp;&esp;“若是……只给建校资格,和建校成功的考成记录加分呢?”赵云惜眉眼微闪。
&esp;&esp;张居正:!!!!
&esp;&esp;他懂了!
&esp;&esp;张居正眉眼如初,笑得十分畅快:“还得是你!”
&esp;&esp;这计策妙啊!
&esp;&esp;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esp;&esp;赵云惜腼腆一笑。
&esp;&esp;第144章
&esp;&esp;赵云惜扳着指头算,按着历史上嘉靖年号只排到四十五,而今已五十。
&esp;&esp;嘉靖再活十年吧。
&esp;&esp;十年,所有政策都将走上正轨。
&esp;&esp;到时候,大明按着既定的路线往前走,旁的便不大重要了。
&esp;&esp;她想起政务,又难免想起旧人来,这几年,李春容、张镇相继离世,难免让人想要怜取眼前人。
&esp;&esp;张文明须发皆白,拄着拐杖,一双眸子带着温和的笑意。
&esp;&esp;他颤颤巍巍地坐在妻子身旁,侧眸专注地望着她。
&esp;&esp;云娘……是个优雅的老太太。
&esp;&esp;她满头雪发,身影清瘦,穿着竹青色的扣身衫子,以珍珠做扣,更衬得她温润如玉,温文尔雅。
&esp;&esp;这会儿正在端着茶盏,细指染上了岁月釉色,却格外的优雅好看。
&esp;&esp;浅金色的稀薄晨光照在她身上,就像是一株白兰,眉眼柔和地哼着歌。
&esp;&esp;张文明神色恍惚——
&esp;&esp;那是时光沉淀了六十余年的暖玉,被朦胧青烟绕着的温柔。
&esp;&esp;也是他的触不可及。
&esp;&esp;张文明想,他近来总爱回忆从前,那些两人稀薄相处的记忆里,也是温软甜香的滋味。
&esp;&esp;“云娘啊……”他打破了寂静。
&esp;&esp;赵云惜侧眸看他,温和问:“怎么了?”
&esp;&esp;张文明眸光定定地望着她:“你说,我若是死了,下辈子再遇见你,会不会和这辈子结局不同?”
&esp;&esp;风轻轻地拂过,刚捡来那只瘦小的小橘猫撑着细细的四肢,用他的长靴磨爪子。
&esp;&esp;他许久不曾移开目光。
&esp;&esp;赵云惜心中一紧,还不等她回答,张文明却泪流满面。
&esp;&esp;“那时年少,心中并无情爱,山高水阔,携友同游,自然潇洒恣意,快活万千。”张文明喘了口气,声音哽咽:“可没有人在原地等我……”
&esp;&esp;“我死了,就再看不到你了,我舍不得。”张文明的声音渐渐微弱下去,他唇角翕张,片刻后,才大声道:“你抱抱我,抱抱我……我热……”
&esp;&esp;赵云惜也跟着泪流满面,她张开双臂,将他抱在怀中。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