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
&esp;&esp;温神佑接了旨意,带着人乘船从巴蜀之地一路而下。
&esp;&esp;轻舟快船,颇有一日千里之感。
&esp;&esp;途中至一地。
&esp;&esp;温神佑远远看到了巫山,春日里的巫山变得更加蛮荒和远古,参天巨木铺盖向远方。
&esp;&esp;在温神佑的眼中,那深处不知道隐藏着多少远古之妖,神话中的恐怖凶魔。
&esp;&esp;而不论是那远古妖神,还是太古巨凶,都得拜倒在巫山神女的身前。
&esp;&esp;隐隐看到有神鸟从极远处飞起,一声尖啼后撕开云层,随后便消失不见。
&esp;&esp;“巫山!”
&esp;&esp;船上,温神佑望着那巫山山脉,想起了往昔。
&esp;&esp;温神佑当初便是在这里朝拜那巫山神女,借那五鬼道的势才最终拿下了巴蜀之地,他也在这里完成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鹿城郡王家的大郎成为了一个独当一面的人。
&esp;&esp;就犹如少年人从家中离去,逐渐地步入青年。
&esp;&esp;那种成长不仅仅是体魄上的成长,更是心态上的,有的人荒度一生直至日渐苍老心态也如同稚童,有的人一夜之间便跨越了这心境之上的转变。
&esp;&esp;而温神佑站在船上静静地看着,随着船只顺流而下,他目光从巫山渐渐地脱离开来,望向了大江。
&esp;&esp;他昔日从这里入巴蜀,如今也从这里离去。
&esp;&esp;在一次次地行路之中,破茧成蝶,亦或者化蛟成龙。
&esp;&esp;回到鹿城,温神佑立刻回家去见他的阿爷温绩。
&esp;&esp;记忆里的大宅一切如旧,但是温神佑站在门前却感觉自己好像离开得太久太久,仿佛背井离乡了一辈子,多年以后才终于回来了。
&esp;&esp;“大郎,怎么不进去,都督在等着你呢?”
&esp;&esp;“嗯,现在就进去。”
&esp;&esp;听到有人喊自己大郎,温神佑都愣了半晌,过后才点头回应。
&esp;&esp;温神佑朝着里面走去,大宅里面阳光明媚,和他之前魇症之中的完全不一样,他一步步朝着里面走去,终于看到了那个坐在大堂里的身影。
&esp;&esp;那身影穿着温神佑熟悉的圆领袍,头上带着幞头,慢慢的地起头看着走进来的他。
&esp;&esp;在温神佑还未曾定神的时候,温绩便开口问道。
&esp;&esp;“大郎!”
&esp;&esp;“可还记得阿爷当初问你的那句话么?”
&esp;&esp;温神佑愣了一下,不知道温绩说的是哪一句,但是看着阿爷的眼神,他立刻就明白了过来。
&esp;&esp;这一次,温神佑站在大堂之中,丝毫没有回避地答道。
&esp;&esp;“我当得起!”
&esp;&esp;听到温神佑回答得这么直接,温绩看着自己的儿子却张开嘴巴有些不知道该如何回应,似乎有些认不得他了。
&esp;&esp;不过,温绩转念一想。
&esp;&esp;温神佑最近身上发生了很多事情,他在北朝大军入侵的时候独自领着一支偏师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打入了巴蜀灭了一国,在其身上不论如何什么变化也是理所应当。
&esp;&esp;其实按照温绩原本对于温神佑的了解,以他这个儿子的眼界,当朝廷的旨意下达的时候他是不可能接旨的。
&esp;&esp;但是如今温神佑这一次不仅仅接旨了,而且还迅速地放弃了一切离开了巴蜀之地,这已经远远超出了温绩对于温神佑的了解。
&esp;&esp;温绩感觉欣慰无比,也对于自己这个儿子生出了一种正视的态度,对方已经不再是一个少年童子,而是一个能够和他站在同一个高度争天命的蛟龙。
&esp;&esp;身为父亲应当欣慰,但是却又同时生出一种复杂的忌惮情绪。
&esp;&esp;温绩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站起身来走上前去,将手搭在了温神佑的肩膀上。
&esp;&esp;“蛰伏多年,我爷俩的机会来了。”
&esp;&esp;温神佑低头,拱手说道。
&esp;&esp;“阿爷,那我们应当抓住机会。”
&esp;&esp;“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esp;&esp;温绩看着温神佑低垂的眼睛:“你不怕?”
&esp;&esp;温神佑说:“神
精彩书屋